新疆民生网( 付春兰)加强扶志扶智,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昌吉市榆树沟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州、市党委关于扶志扶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筑牢夯实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扭转部分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靠要”的思想,开展了系列“一对一”帮扶活动。
点滴关怀“暖人心”
为全面精准掌握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了解困难群众诉求,今年1月起,镇党委书记魏合春对辖区内低收入家庭进行逐户入户走访。每到一户,魏合春都认真查看低收入家庭生活居住条件,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及帮扶责任人帮扶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完成情况,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并详细记录。
走访到低收入家庭殷生玉家时,了解到该户院中围墙倒塌,当时就协调该村村委会出资帮扶修建围墙;得知女儿在云南医科大学上学,魏合春立马联系了镇教育办,将殷生玉女儿的名字列入当年金秋助学名单;了解中得知家中电视机收不上频道,当时就协调镇文化站解决一台电视接收器。并带去了节前慰问品,殷生玉激动地说:“魏书记对我太好了,到我们家给我解决了很多的困难,我们一家人感谢政府、感谢魏书记。”
全镇各村第一书记及村党(委)总支书记也利用每周一个工作日的时间走访低收入家庭,针对各低收入家庭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并与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一同完善具体帮扶措施。同时,向低收入家庭讲解当前国家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尽快摆脱贫困。
下一步,榆树沟镇将继续按照书记遍访低收入家庭的相关工作要求,计划今年10月底前镇党委书记对全部低收入家庭遍访完毕。各村第一书记及村党(委)总支书记对该村低收入家庭实现走访帮扶4次。
(镇党委书记遍访低收入家庭殷生玉、沙柯达)
扶持养殖“促增收”
自“一对一”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书记魏合春同志与镇扶贫办走访每户低收入家庭,了解每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及脱贫意愿,因户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并责任到人,严格落实帮扶方案。对有养殖意愿的低收入家庭协调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帮扶发展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6月5日,榆树沟村低收入家庭牛春家里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原来是他的帮扶领导和帮扶企业免费给他家送来8只生产母羊和8只小羊,帮扶他家脱贫。镇党委书记魏合春说:“如果仅仅是发了羊让农民脱了贫,那还远远没有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有些帮扶领导和帮扶企业赠送了鸡苗和生产母羊,村委会要发挥关键的制约作用,同每户领养的低收家庭签订责任书,发放生产母羊不能动,作为固定储蓄,下了崽,就是有了利息,你可以取用。这种‘储蓄羊’的最大贡献是让有限的资金高效运转起来,并有可能像滚雪球一样,发挥最大效用。”
牛春高兴地说:“以前我就养羊,因为妻子和儿子患有重病,家里的羊都卖了治病。有了这些羊,我们家的苦日子就能熬出头了!”我一定会努力致富,通过勤劳双手,抓住大好机遇,努力尽快脱贫”。
(帮扶企业润峰化工有限公司为低收入家庭牛春赠送8只生产母羊及8只小羊)
结对帮扶“显真情”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市民政局作为2019年榆树沟镇低收入家庭帮扶单位之一,始终把为困难群众解忧助困作为重要责任,用足用活民政各项救助政策,认真落实行业帮扶措施,及时主动施救困难群众,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全面落实民政兜底保障政策。
5月31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于佩英带领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来到榆树沟镇前进村看望低收入家庭,在低收入家庭马常宝家中,和他们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具体困难,叮嘱他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随时联系。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在低收入家庭赵云家中,鼓励他要树立信心,找准发展路子,积极改善生活,坚定信心克服当前困难,并为3户低收入家庭每户送去500元的节前慰问。同时要求市民政局驻前进村工作队要经常深入低收入家中,跟踪了解具体状况,从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多方面入手,及时解决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好日子。
(帮扶单位市民政局开展节前慰问及对低收入家庭子女思想开导及心理帮扶)
就业帮扶“促双赢”
榆树沟镇因毗邻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当地农村、农民、农业转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据恒安(昌吉)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全辉介绍,公司内有近四分之一的员工都来自榆树沟镇的榆树沟村。这些员工一方面离家近,可以降低人员流动性,另一方面,经过岗前培训的员工综合素质好,一上岗就能迅速适应环境,大大减少了企业精力、人力、财力投入。
来自榆树沟镇四畦村的低收入户马玲,家中人口多,父母年老,哥哥妹妹上大学,生活拮据。经帮扶单位介绍进入恒安(昌吉)纸业工作,每月可拿到3000多元,她高兴地说:“企业工作环境好,离家近,伙食好,并提供集体宿舍,愿意长期干下去。”
榆树沟镇党委书记魏合春说:“2020年全镇低收入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返贫、不掉队,与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进入小康社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累死的牛,只有懒惰的人。’9年来,工业园区恒安(昌吉)纸业成为扶贫帮困的主力军,全镇低收入人口中,近六成的人已在该企业上班。”
(低收入人口马玲在恒安(昌吉)纸业车间忙碌着)
(供稿:昌吉市榆树沟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