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马月 刘振)九月,云朵拂去了阳光的燥热,天空也多了一份静谧与祥和,叶子未曾落尽,花还在美丽的开着。风吹来了一缕秋天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走进建国路街道小三四工一村“民族团结”小游园,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各民族相依相守共同分享和谐灿烂的阳光,共叙民族团结的友情。这座融合了民族团结教育、休闲娱乐健身、文化交流共融等多项功能的游园处处展现着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气息。
总投资140万元的昌吉市泉昌民族团结小游园,是依托小三四工一村城中村改造建设的,该游园占地4000平方米,包括“麦西来甫广场”、“泉昌民俗广场”等10多个主题教育单元。村党支部书记任作云介绍说,小三四工一村是一个由汉、维吾尔、回3个民族组成的自然村,全村269户人家、798口人,少数民族占到30%,是全建国路街道少数民族最多的村。由于村党支部多年坚持抓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村上不仅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典型,也形成了共同发展的根基。为了把这些成果集中展示出来,并用身边案例升华民族团结教育成果,村支部在“访惠聚”工作组的帮助下,申请援疆资金共同打造泉昌民族团结小游园。
小游园中最有趣的是“麦西来甫广场”。这里既有宣传民族团结政策知识的长廊,也有适时更新内容的电子大屏,最让村民自豪的是,村里涌现出的铁匠阿布都热西提40多年认汉族干亲救残助困的故事、帕塔木汗组建“艾德莱斯”爱心团队帮助邻里促和谐的故事都一一刻上功绩簿,村民往来于广场之间,这些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事迹犹如演电影一般,一次次重复他们的小情大爱!
除了静态的宣传载体以外,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小三四工一村还打造了“小三四工一村民族团结宣传片”、“民族团结宣讲员”等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涵的特色形式。大学生村官马雯一毕业就分配到小三四工一村从事宣传工作,今年马雯在大家的帮助下,把小三四工一村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搜集整理出来,并熟记于心,只要有参观考察、居民聚会等机会呢,她就出台亮相给大家宣讲爱心团队“艾德莱斯”发起人帕塔木汗的先进事迹、宣讲小三四工一村民族团结先进创建历程等,加上声画一体的影像衬托,整个民族团结小游园形成了有形、有声、有娱、有趣的教育基地,宣教既不呆板,主题思想又实现了无缝隙渗透。
村委会副主任尓志华表示,为了感谢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民族团结小游园还专门设立“泉昌民俗广场”,这里融入了56个民族团结之花结出的硕果,也展示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福建泉州援助昌吉事迹的生动写照,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民族团结成果构筑起了小三四工一村和谐稳定团结发展的精神脊梁。
(供稿:昌吉市“访惠聚”活动办公室)
上一篇:乌恰县举办看援疆成果,庆“双节”健身活动
下一篇:边疆小村那涌动的温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