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援疆专栏 >>笔耕不辍援疆路
笔耕不辍援疆路
作者:网络转载


大河网讯 从援疆第一天起,不论工作再忙再累,也不管时差气候多么不适应,他都坚持每天写日记,把自己的工作实践、所见所闻、心得体会,点点滴滴诉诸笔端。三年时间,竟然积累了30多万字。目前正在整理,准备结集出版,留作永久的记忆。他,就是哈密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李怀安,他用日记形式抒发了不舍的新疆情结。

近日,记者有幸在新疆哈密拜读了李怀安的援疆日记,读懂了他的新疆情结,其中,既有对边疆西域的无限向往,对哈密教育的真情投入,对大美新疆的无比热爱,又有对家乡对亲朋的深深思念和牵挂。种种复杂情愫跃然纸上,令人感同身受,热泪盈眶。

满怀激情 西出阳关

2014年3月8日,是第八批援疆干部启程的第一天,面对前来送行的领导、朋友和家人,他在日记中写下:“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前方的路虽然很遥远,但是我们义无返顾,因为上级领导的指示如灯塔一样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因为充满异域风情的边陲大漠在召唤着我们。”

到了哈密,哈密市委组织部长亲自到机场迎接,哈密地委和市委分别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安顿之后,他在日记里感叹:“如此细致周全的服务让我们所有的来客都惊讶了,常常自诩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人被千里之外的边疆人的热情好客所感动,‘家’的温暖冲淡了我们刚下飞机看到的衰草枯树毫无生气的荒凉之感。”

全体援疆干部开展封闭培训期间,他写道:“体验全封闭的军营生活,既新鲜又兴奋。郊外的飞鸟很多,也许是我们整齐的队列,嘹亮的军号,矫健的步伐,吸引了成群的飞鸟,不时在我们头顶盘旋,形成一幅壮美的西域画面,天空辽远,夕阳西下,上有群鸟飞舞,下有战士操练,真可谓‘落日与群鸟齐飞,大漠共长天一色’。”

从这些发自肺腑的文字中我们仿佛看到橄榄绿的壮美,听到军号声的嘹亮,分明感受到作者投身新疆建设的满怀激情。

传道授业 潜心教改

作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李怀安在内地连续多年申报省市研究课题,课题成果均获得省市级一等奖。在教学科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他,自然轻车熟路。进疆伊始,发挥特长,立即申报规划课题《从经典人物中提炼作文素材的实践研究》,并得到新疆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立项批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课题结项并获奖。后把研究成果《考场作文素材指导》结集出版,两年的辛苦打造出哈密地区基础教育领域一部有影响力的校本教材,成为教育援疆智力援疆的有力见证,被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评为“优秀援疆干部”。

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他告诫自己:“作为援疆教师,担负着教育援疆智力援疆的重要任务,被任命为哈密市八中校长助理兼督导室主任,分管教研和督导工作,倍感责任重大,一定不辱使命。”

在一次专题讲座之后,他这样写道:“我在内地不是靠学历和天资,而是靠汗水和勤劳博得了一些虚名,现在面临高手如林的同仁,又怎敢开坛论道呢?唯有静下心来潜心钻研才能掩盖内心的虚弱,唯有踏实勤奋做出成果才能让别人刮目相看。除此之外,别人客套的恭维迟早会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灭,三年之后留下的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

由于在课题研究、高效课堂、课改教研、教材编写等方面卓有成效,援疆第三年,李怀安被调往哈密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站在更高的平台,他更加忙碌,深入各校教学一线,引进内地新课改理念,倡导课堂改革,实施精品课程工程,组织安排豫哈两地同课异构,积极参与各学科的复习备考研讨会,有时周末休息日也加班加点,繁忙的脚步在日记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民族团结 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

“坚持教育援疆与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双重使命。我们既是来援疆,又是来学习。”这是他的座右铭。

维族极少与汉族通婚,穆斯林的信仰和习俗在外界看来似乎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为了探究维吾尔族的文化和心理,他主动结交维族朋友,多次参加富有民族特色的盛大婚礼。一段段视频记录了他身处浓郁维族气息的精彩场面和参加麦西来普的情景。他深入挖掘维族的姓氏、婚丧习俗等文化背景,并形诸文字。

他到哈密市一中教维族学生汉语,并真诚地向他们学习维语。六一节时,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观看黑走马、赛乃姆、手鼓舞等民族表演,一张张合影照片见证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他坐在盛装打扮的孩子中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他邀请南阳师院教授、知名国学专家聂振弢和《作文指导报》总编周录恒来哈密讲学一周,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豫哈两地考察交流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他牵线搭桥,先后促成南阳二中和哈密三道岭一中、南阳八中和哈密三道岭三中、南阳特教学校和哈密特教学校、南阳市十五中和哈密市五中等学校之间手拉手结对子,互相帮扶,协作发展。考察期间,不忘到镇平县石佛寺中学看望那里的维族师生,双方交流的友谊之花在他的文字中美丽绽放。

扎根西域 赤子之心

终年少雨,异常干燥,水土不服,使他嘴唇皲裂,咽喉肿痛,腹泻乏力。早晚温差大,作息时间不一致,还有不期而遇遮天蔽日的沙尘暴,然而诸多不便并没有影响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

荒凉的戈壁滩一望无际,毫无生气,连一棵树甚至一根草也没有,置身其中,不禁产生苍凉恐惧之感,“虽然地上荒凉无物,但地下资源却蕴藏丰富,价值无限。如今,各种矿藏大量开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让沉睡万年的资源造福全民,在这方充满希望的热土孕育着勃勃生机,吸引着无数干事创业者的目光。”

哈密市委组织部在他生日这天送来的蛋糕,让从来不过生日的他泪下沾襟:“外面虽然飞沙走石,狂风肆虐,但毕竟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绿洲的植物以旺盛的生命力昭示着生命的喜悦,我们这些中原儿女只有扎根新疆,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才能不辜负受援地领导的关怀,不辜负河南一亿人民的重托,正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

他不止一次到维族朋友家里做客,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学着维族朋友的模样盘腿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酒酣之时,朋友们起身离席,取下墙上的弹布尔,打起手鼓,跳起民族舞蹈赛乃姆,优雅的舞姿热烈的掌声欢快的笑语把宴会气氛推向高潮。我们虽然听不懂维语,但是真诚朴实的维族朋友如兄弟一般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维汉一家亲。”

从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描写中,我们分明看到一颗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赤子之心。

天山明月 遥寄相思

他刚过不惑之年,正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需要辅导学习的孩子,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为了新疆建设,他抛妻别子,西出阳关,来到千里之处的大漠腹地,工作之余,更多的是对亲人深深地思念和无尽的牵挂。这种感情渗透到字里行间,令人心有戚戚,为之动容。

“在阳光明媚的午间,走在小区的花丛绿荫之中,人们在花间纷纷拍照,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一下子想到家乡的桃花也许开得正艳,白河岸边的垂柳一定婀娜多姿。往年的此时,我正带着妻儿在白河岸边观花赏柳,漫步踏青。而今只能远隔千里,遥寄相思。”

想念父母时,他写道:“老爸老妈已年届古稀,而且身体不好,小病不断。当电话那头仍然传来父母的声声告诫,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儿行千里母担忧’。”

思念妻子时,他写道:“大漠沙如雪,天山月似钩。深夜两点,苍凉如水,残月高悬,清瘦的灯影下,独守寒窗,为你写下真实的感言,幻想你就站在身旁,为我红袖添香,捧一纸素娟,擎一枝素笔,感受涓涓心事,记下飞越关山的思念。也许就在今晚的梦中,我和你牵手年华,走过繁花盛妆的季节……”

异域风情 尽收笔端

作为河南省作协会员,李怀安已经出版两本著作。他从不荒废每一个休息日,神秘震撼的魔鬼城,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鸟语花香的天山峡谷,人间仙境喀纳斯,“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的博乐,天然奇境怪石峪,西方净海赛里木湖,军垦第一犁石河子,塞外江南的伊犁,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空中花园那拉提草原等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并写入了日记。

从《王宫台榭旧繁华——哈密回王府》中,我们感受到多元文化在回王府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是哈密历史在一座恢弘的庭院所绽放出的美丽。

读《戈壁中的绝唱——十二木卡姆》,“让我们从视觉到心灵,从感受到审美习惯来了一次别样的震动。宛若高远明媚的西部天空飘来的一片绚丽彩云,冲击视觉,涤荡心灵。虽然木卡姆的背后蕴藏着漫长古老的西域文化史与维吾尔民族史,但今天当它再现于人们面前时,却依然鲜活亮丽,带着涤荡了厚厚历史蒙尘的清晰与动人,使人顿然穿透了历史的隔阂。神秘浓郁的西域情调,亮丽眩目的史诗色彩,维族青年的风情表演带你走进旷远幽深的维吾尔世界……”


“处处留心皆学问”,正是这种态度,使他心灵得到升华,身体得到锻炼,视野为之开阔,经历为之丰富。

善于观察,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似乎成了他的习惯。春光明媚的艳阳天,狂风肆虐的沙尘暴,路边幸存的左公柳,天山的明月,荒凉的戈壁,湛蓝的天空,喀尔里克的冰川,一夜入冬的神话,悄悄绽放的小花,街头广场的舞蹈等等,都成了他写作的素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就是他的人生理念,从他厚重的日记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中原教师浓浓的援疆情怀,期待着他的援疆日记《大美新疆召唤你》早日出版。(生俊东)



  • 上一篇:“胡司令”和他的哈密大枣
  • 下一篇:边疆小村那涌动的温州情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