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民网】黄俊革笑了。今年高考结束,屈指一算,作为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的他,将迎来第三批本科生。更让他欣喜的是,学院里已经拥有16名专业教师和实验员、3个本科专业、7个专业实验室。援疆三年,喀什地区首个工科学院在黄俊革手里诞生了,变强了。
主动请缨赴疆援建
中国新疆的喀什地区与中亚多国接壤,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如今更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2013年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黄俊革教授主动提出申请,愿意接受援疆任务,为喀什师范学院筹建土木工程专业。
2014年2月底,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喀什干燥、风沙的气候,黄俊革马上投入专业建设工作。首先是要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在充分调研新疆高校相关专业特点以及喀什地区建设单位和用工企业的需求之后,黄俊革给出的答案是要建“大土木方向”:“虽说现在才刚起步,但考虑到喀什的建设需求,我们也要为土木工程系二级学科的拓展和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打好基础。”
一穷二白创立新专业
2014年3月底,土木工程专业的申报获得教育部批准,黄俊革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师资和实验室,而距离专业招生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对当时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最难是招聘师资。办一流的工科专业,没有充足、高质量的老师不行。2014年4月初,黄俊革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的相关高校都跑了个遍,可是,许多博士生、硕士生一听说是去喀什,天高路远不说,还有一定的危险,立马都放弃了念想。“我当时真急啊”,黄俊革回忆,当时因为在新疆水土不服,他天天都在吊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青海大学招到了一名实验员,是一名优秀藏族学生。黄俊革说,“好像从来没这么高兴过”,随后他又陆续在其他高校招到了两名专业教师。从2014年3月开始筹备,当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70名学生,正式成立土木工程系,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建筑CAD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率先建成并通过验收——2个人、半年建成一个工科院系,这一速度,哪怕放在沿海发达地区,几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维族女孩亲如“父女”
在当地,流传着黄俊革与一个名叫夏米西卡麦尔维族女孩的“父女”故事。
原来,上海援疆的老师们还曾到当地的民族中学开展了“沪喀手拉手,成长心连心”结对帮教活动。有一次,黄俊革老师赠送给夏米西卡麦尔一本书,夏米西卡麦尔给黄老师戴上了维吾尔族花帽,从此他们之间搭起了友谊之桥。当时高一的夏米西卡麦尔学习成绩不理想,黄俊革得知后,每周抽出时间帮夏米西卡麦尔补习数学、物理、化学。
有一年恰逢古尔邦节,黄俊革的爱人和女儿来喀什探亲,夏米西卡麦尔的父母得知后,邀请黄老师一家去过节。席间,黄俊革给夏米西卡麦尔一个过年红包,接过红包的夏米西卡麦尔过了一会儿又把红包还给了黄俊革,夏米西卡麦尔的母亲说:“我们维吾尔族过年给孩子红包,5元、10元就可以了,不能给这么多!”黄俊革的爱人说:“我们已经把夏米西卡麦尔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我们的女儿过年给红包是给1000元,所以给夏米西卡麦尔当然也是1000元。”今年,夏米西卡麦尔已经完成了高考,取得了超过一本线20分的好成绩。
汉族教授与维吾尔族中学生的互相关爱,传递了超越民族与血缘的爱与真情,更激励着黄俊革为喀什做着更多的贡献。记者采访黄俊革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正带领学校骨干抵达喀什,与喀什大学商讨高校转型发展大计,黄俊革就是牵线人。(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