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 “老师好!”6月15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副院长周秉伟走在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几名学生向她朗声问好。
“新疆的学生都这么热情、大方,我特别喜欢!”周秉伟对记者说。
自2011年开始,先后有663名来自哈密的学生、企业员工在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习生活过。“如果有人问,你在这里收获了什么?我要骄傲地告诉他,我收获了珍贵的专业知识,收获了现代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收获了河南人民最纯真的友谊。在这里,我没有虚度光阴!”来自伊吾县的学员阿提哈·阿合曼说。
用真心和真情服务新疆学员
2015年3月,119名少数民族农牧民从天山脚下的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来到中原大地上的八朝古都开封,接受了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为期76天的职业技能培训。
虽然培训过很多新疆学员了,但第一次来这么多少数民族学员,周秉伟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清真餐厅、住宿等基础设施能不能跟得上?学校没有双语教师,语言沟通会不会有障碍?学员年龄从18岁到40多岁不等,有的读过大专,有的连电脑都没摸过,教学任务怎么完成?
“要在短时间内帮他们完成从传统农牧民到现代企业工人的蜕变,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周秉伟说。
为了欢迎这些“天山来客”,并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因材施教,结合其就业方向,按煤业、清洁炼化、新能源3个专业分班培训,并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办起了清真餐厅,为每个班配备3名班主任,还为学员购买了保险。”周秉伟说,“考虑到他们大多是第一次走出新疆,学院还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学员无论是想家还是有啥心里话,都可以找咨询师聊聊。”
王智是清洁炼化班班主任,他班上的哈萨克族学员吐尔逊别克·赛尔哈提刚来两周,就因病住院。怕吐尔逊别克吃不惯医院的饭,王智和班上的同学排班,每天都从学院清真餐厅打饭送去医院;怕他在医院想家,王智有空就去医院陪他聊天;担心主治医生语言不通,王智还主动给医生留下自己的电话,方便随时联系。看出吐尔逊别克最担心的还是学业问题,王智索性把课本、教具全部搬到了病房现场授课。半个多月时间,就这么来回奔波,吐尔逊别克的课程一点没耽误。
记者从王智的手机里看到,虽然毕业都1年多了,清洁炼化班的微信群里还是热闹无比。有给老师发“专属红包”的,有交流技术的,也有晒新婚照片的,还有人时不时地把当年在学院培训时的照片发到群里,总会激起大家无限感慨和回忆。
“老师,什么时候来新疆?”煤业班班主任陈旭阳指着手机微信群里的这条信息对记者说,他在群里只要一说话,大家就会争先恐后地邀请他来新疆做客,“非常真诚,我特别感动!”
扬着马鞭的手如今拿起扳手
虽然准备工作充分,可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语言的障碍让学院始料不及,很多学员连用汉语进行基本的沟通都困难,更别说掌握化工专用术语了。“我们讲课提到‘球阀’‘离心泵’,学员们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写‘阀’字、‘泵’字,理解更是困难。”王智说。
院方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不断完善方案;专门就教学问题,去向培养过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河南大学取经;抽调精兵强将量身制定培训方案,以现代企业6S标准管理为切入点,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全力夯实学院职业素养根基。
来校的第一课竟是叠被子!这让伊吾县前山乡农民努尔兰·木沙哈力怎么也没想到。不仅如此,每天6点要雷打不动地出早操,各类物品的排放位置都有严格规定,实操时说话的分贝也要一降再降,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工装袖口的扣子也一定要扣上……
“技术经验可以日后积累,但职业素养必须从最初就打牢基础。”周秉伟说。在教师的悉心解说下,努尔兰·木沙哈力和同学们终于理解: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成为优秀技术工人的必经环节。
为了让学员快速掌握各项技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为他们量身打造出一套教学方案。“我们在授课时特意放慢语速,还把一些专业词汇和理论知识点专门编译成双语小册子,方便学员学习;强化实践应用,多让学员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边练边学。”王智说。
写仿宋字和画流程图是化工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功,可有的学员不会用汉字写名字。“晚自习时专门有老师辅导仿宋字的书写。”王智说,晚自习不是必须上的,可新疆班的教室永远是满满的、安安静静的,只能听到笔尖摩擦纸面的唰唰声。
职业技能的进阶,让一双双曾经扬着牧鞭的手拿起了扳手,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职业素养的养成,让他们迈出成为合格产业工人的第一步。
现如今,这些学员大多已成为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产业工人,为自治区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河南成为学员的第二故乡
陈旭阳的手机里,至今还存着一张照片——新疆学员古丽在参观清明上河园时,穿上了古装,深邃的眼眶、高耸的鼻梁,再配上古代发髻,显得颇有韵味。
见惯了沙漠草原的辽阔,却从未见过黄河的雄伟;听惯了木卡姆乐曲的激昂,却很少聆听豫剧的悠扬。为了让学员们了解更多中原文化,学院还组织他们参观了包公祠、开封府等历史古迹;每年9月至10月,开封的市花菊花盛开时,学校也会组织新疆学员看菊展。
开封还是个书法名城,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就常年开设有书法课。学员阿提哈·阿合曼培训时旁听了书法课,临摹碑帖,习练书法。“各民族都是一个瓜秧上结出来的哈密瓜。”他说,“培训时间虽然不长,可我们耳濡目染,接收了中原文化的熏陶,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
“沟通能解决一切问题。”周秉伟说,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沟通、包容、理解、尊重,各民族在一起一定能其乐融融。
天山青松根连根,河南新疆心连心。在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就业本领,更与中原儿女结下了深厚情谊。毕业汇报会上,当一幕幕熟悉的场景闪现在屏幕上,不少人轻轻抬手拭去眼角的泪珠。他们忘不了篝火晚会上师生和谐欢乐的歌舞,忘不了课堂上老师耐心的教导,忘不了拓展训练时忘我的团队配合……
让周秉伟骄傲的是,迄今为止,前来培训的新疆学员无一例外都通过了毕业考试,拿到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今年,一位新疆学员还带着新婚妻子来开封度蜜月,并专门请她吃饭。
“这位学员告诉我,河南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是让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是让他感到亲切与自豪的地方。”周秉伟说,“那一瞬,我觉得我们付出的一切都值了!”(记者 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