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十三师大营房社区居民在河南省援建的十三师文体活动中心打乒乓球。
兵团日报讯(记者柴雪琴 刘琼珂摄影报道)安居富民、水利设施、特色产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干部人才、基层阵地,这“八大援疆工程”是河南省在“十二五”期间对十三师干部群众的承诺。如今,这些承诺已经变为现实,给十三师干部群众带来了实惠。
河南省与十三师形成互访交流长效机制,省对师,市对团,各系统、各单位对口“一对一”帮扶不断深入,互访交流不断加强。
河南省主要领导亲临十三师调研援建项目及援疆工作,并为十三师捐赠1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
河南省8个省辖市,各部门、各系统积极与十三师对口部门联系,开展交流互访工作。援疆干部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支医、支教、干部人才交流培训常态化……
民生是重头戏
援疆事业首重民生,河南省把切实改善十三师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作为援疆工作第一要务。
“十二五”期间,十三师日光温室大棚绿意盎然;万亩红枣基地初具规模、生机勃勃;水源汇流工程碧波荡漾、盛满希望;富民安居工程为群众营造家的温暖,双语教学楼为边疆教育奠定基础,中医综合楼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阵地、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十三师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十三师红星实验幼儿园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输血更要造血
河南省开展的援疆事业着眼长远,努力为十三师增强造血功能;努力搭建平台,助推产业合作,以产业带动十三师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师坚持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引项目,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有的放矢、稳扎稳打,多平台、多渠道开展产业合作。该师先后赴河南省举办师情说明会、产业援疆推介会;参加第七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1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第八届中部六省投资贸易博览会、全国农洽会、特博会、豫哈产业援疆推进会等,积极对外推介十三师,吸引了一批河南省企业在十三师落地。
目前,投资40亿元的十三师红星国际城和红星建国饭店已投入使用;投资两亿元的千果果业食品加工企业建成投产,该企业将十三师的特色产品远销外地。5年来,10家河南省企业在十三师落地,总投资95.17亿元,到位资金43.09亿元。产业援疆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带动2.62万人就业。
文化留下馨香
《梨园春》的铿锵锣鼓依然在观众耳边回响,《华豫之门》的件件宝物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汉字英雄》的激烈角逐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十二五”期间,河南电视台诸多品牌栏目组工作人员相继来到十三师,为广大干部群众送上丰富的文化大餐。
河南省与十三师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创新开展系列文化援疆活动,收获了丰硕成果。河南豫剧院三团、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赴十三师慰问演出;河南电视台联合十三师拍摄制作的6集历史人文纪录片《天山忠魂》,获得兵团成立60周年纪录片展播特等奖。河南省组织军垦老战士参加“农牧民、军垦战士看河南”活动;开展新闻从业人员赴豫培训活动,组织河南电视台高级编辑、编导到十三师授课……
实施人才战略
得益于河南省开展的智力援疆工作,如今,具有“龙头”作用的援疆项目实验班已经成为十三师响亮的教育品牌。
5年来,河南省实施了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赴豫培养项目,河南机电学院与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校、河南中医院与红星医院联合办院等项目;组织“中原名医哈密行”活动;实施“援疆引智成果二次引进”项目。河南省院士专家被聘为十三师高级顾问,形成河南省高层次、高水平智力援疆新机制。
河南省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桥梁和纽带,促进双方全方位沟通与交流。河南省先后选派干部人才363人次,任职于十三师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团场。通过参加军训、接受兵团精神教育,援疆干部做到“责任不能放,使命不能忘”,在联系党政互访、联络市团结对、完善项目管理、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效沟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