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杨道华)城关镇大西渠村坚持把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作为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基础,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贯穿“访惠聚”各项任务的全过程,融入到群众工作的各环节,多举措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一是持续深化主题宣讲活动。紧跟形势,突出主题,扎实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围绕全国“两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去极端化工作条例》、“乡村振兴”等内容,邀请区州市专家骨干为村民开展理论辅导讲座8场,受教育人数1500人次。邀请阜康市“大美新疆 大爱故事”“民族团结一家亲”“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宣讲团为村民宣讲我市各领域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典型故事和奋斗带来的新变化。依托农牧民夜校、群众宣教大会、“道德讲堂”、国旗下宣讲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惠民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宣传。举办“大西渠的春天”“党旗映天山”“传承好家风”“迎新春暨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等群众宣教活动20余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宣讲发声亮剑100余次。
二是发挥教育资源育人功能。投入近30万元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购置音响设备,建起了“百姓大舞台”,组建文艺队,围绕“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创编了《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亲相爱一家人》《和谐家园》等文艺节目,在各村巡演。利用春节、元宵节、“三八”“五一”等节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文化活动60多场,不断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打造了文化墙,设立“道德新风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各类先进模范人物的图片事迹植入文化墙,让这些“身边好人”时时处处影响感染着全村各族群众,切实发挥文化阵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建立“草根宣讲员”队伍,把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种养植大户、致富能手等纳入草根宣讲员队伍,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受教育,草根宣讲员累计为群众宣讲30余场次;利用农村“大喇叭”开展党的各项理论政策的宣传、惠民政策的宣传、改革开放成就的宣传、社会新风及典型事迹等内容的宣传,现已成为群众宣传教育便捷有效的载体。
三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抓好每周一升国旗活动,在扩大群众参与度、增强荣誉感上出实招、下功夫,采取惠农资金在国旗下发放、惠民政策在国旗下宣传、表彰奖励在国旗下进行、典型事迹在国旗下宣讲,对升国旗全勤人员进行表彰,表彰升国旗先进个人5次40余人。让升国旗活动成为了村民的自觉行为。利用每周一次的远程教育,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学习观看《厉害了 我的国》《破冰行动》《赤子初心》《英雄本色》《空天猎》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100多部,让群众经常性地接受爱国教育。组织参观《阜康市甘河子工业展馆》、《家风家训馆》等区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次,举办关于传承好家风的专题讲座3场,参与人数500多人次。
四是开展典型选树宣传。在全村大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推荐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孩子”“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评选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典型,激励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共表彰各类先进人物80余人,推荐上报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人,通过国旗下宣讲,道德讲堂、微信群等途径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不断弘扬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凝聚民心民意。
(供稿:阜康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