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阜康市发改委驻百合村社区工作队
新疆民生网(柴德才)他们曾把青春热血洒在军营,脱下这身军装,他们扎根在新的战线上,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展现人生价值,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在阜康市发改委驻百合村社区工作队中,有2名退伍转业的部队军人,还有1名曾经默默支持丈夫戍边卫国的“军嫂”,他们共同传承着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军旅精神,而今奋战在“访惠聚”驻村一线。
军装在身,我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个兵。
朱明磊,2002年参军入伍,2009年退役,现任百合村社区工作队第一书记,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已有三个年头。他秉持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紧紧围绕总目标,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出发点,统筹各支力量,齐心做好“访惠聚”驻社工作。对收集的社情民意进行归纳整理,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进行分析讨论,想方设法逐一解决并答复。
阜林路为百合小区居民进出主要道路,经车辆长期碾压,路面已经坑洼不平,他协调城建部门对路面进行修整,解决了居民出门问题。百合小区为辖区最大居民区,因有一部分为之前国有林家属楼,属于老旧小区,路灯年久失修,朱明磊协调实事好事经费购置了13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在了小区里,为居民的归家路添了一份光明。居民反映暖气不热,他协调热力公司、城建供热部门逐家逐户进行测温查找暖气不热的原因,并根据不同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帮助解决问题。
如今,他在第一书记这个岗位上更是如鱼得水。群众工作是他的强项,他如同部队的“指导员”,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主动与职工群众沟通谈心,答疑解难,大家有什么困难也愿意找他。
一看就不一样,处处透着军人气质
任伟杰,1999年参军入伍,2001年退役,现任百合村社区工作队队员,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已有四个年头。“行走间举止有度,办事雷厉风行,一看就不一样,处处透着军人气质。”社区居民李龙这样说到。
在驻社工作中,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吃、同劳动、同学习”,注重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作为标准作为工作导向。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成果,积极跑办解决群众殷切期盼的困难诉求,小区路灯不亮、供热收费不合理、热计量不达标等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本色。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离开部队,他们仍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正能量。
成为军嫂后,有苦更有甜
崔晓萍,1997年随军,2006年调入军供粮站,丈夫2013年转业离开部队,现任百合村社区工作队队员,今年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其丈夫也在“访惠聚”驻村工作一线。
嗨,叶上校:听到我冒出这个称呼,你是不是特别想笑?虽然我不是你的兵,但我深知你爱兵疼兵,希望你能把对“兵”的感情分给我一点,所以我也愿意叫你一声“叶上校”。
在部队时,我随军带孩子,给你做好后勤保障,退伍回地方之后,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今年我们又在共同的岗位—“访惠聚”驻村工作,而在驻村工作中我是一名“新兵”,我会多向你这个“老兵”学习的。你在部队时获得很多荣誉,你曾说“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所以,成为军嫂后,苦都不算苦,甜却特别甜。
——“新兵”崔晓萍
(供稿:阜康市发改委驻百合村社区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