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我们的村庄美如画 我们的生活甜如蜜
我们的村庄美如画 我们的生活甜如蜜
作者:

新疆民生网(依力亚尔·艾麦尔 丁先斌)今年暑假,我从河南郑州公安铁路警察学校返回家乡布隆乡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家乡变化令我惊讶,美丽的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这是我的家乡吗?

一栋栋、一排排富民安居房整齐的排列在村子里,院前有果树,院内有花草,院后有菜地。生活区、生产区、养殖区井然有序,整齐干净的庭院,美丽的家乡进入到我的眼帘。听爸爸讲,中央提出加强新农村建设后,村“访惠聚”工作队干部就经常给乡亲们宣传,之后边远散户乡亲陆续搬进了规划好的居民区。居民区采取的了 “三区分离”规划,每区之间有院墙,生活区里花池里开满了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花,院前苹果树、香梨树结满了累累果实,迎面飘来了阵阵果香;养殖区里是政府发放的黄白花奶牛,上月刚生了牛崽,15只扶贫羊已繁殖到27只。生产区地里的大蒜、辣椒、西红杭、茄子已经走向村民的餐桌,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需求。整洁的庭院,舒适的生活,美丽的乡村带给了我们满满的幸福。

村子里,“访惠聚”工作队员正在指导乡亲们进行“三清五改”,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规划村落、院子、房子,现在农村的房子设计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地上铺了地板砖、墙上贴了墙砖,有的家庭厨房还安装了抽油烟机,厕所安装了水冲式马桶,用上了洁净的沼气和液化气,整个院落显的更加干净、整洁、美观。妈妈说,现在农村变化大了,道路铺了柏油路,超市开在了家门口,用上了清洁能源,庭院变的美丽了,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心里美滋滋的。

居民家,艾麦提·吾守尔正在忙碌着盖富民安居房和羊圈,一栋50平方米的富民安居房和一座60平方米的羊圈即将完工。

艾麦提·吾守尔本人患有心脏病、妻子患脑梗瘫痪在床,家中没有子女,夫妻两人丧失劳动力,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全靠国家的扶贫政策救济帮扶及每月400多元的低保金,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今年,“访惠聚”工作队帮他家申请了富民安居房项目资金,政府补贴42000元,帮他盖了羊圈和安居房。他逢人就说:“还是共产党好呀,免费给我们盖住房、盖羊圈,还免费给我们牛羊,免费给我们看病,想都不敢想,这都是共产党免费给的呀,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幼儿园里,小朋友木尼萨·库尔班正在一词一句学着普通话,这一幕,让我想起小的时侯爸妈送我们求学的不易,那时村里没有幼儿园,爸爸送我到乡幼儿园上学,每天接送来回要跑10多公里,那时村里大多数孩子是接受不到学前国语教育的。2017年自治区“访惠聚”惠民生项目出资110万元在村里盖了一所500平方米的双语幼儿园,孩子们不用出村就能享受到学前免费教育。现在村子里的小弟弟们一见面就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我问好,用普通话给我讲村子里的故事。今年6月份传来喜讯,我村幼儿园的木尼萨·库尔班小朋友在全县国语比赛中获的第二名,可见幼儿园双语教育初显成效

托养所里,手抓饭诱人的香味飘出了院外,亚森买买提·尼牙孜、帕提古丽·吾斯曼几个老人围着餐桌吃着香喷喷的抓饭。托养所建成后,村里无儿无女的老人,儿女在外务工没有人照顾的老人都安置到托养所里。亚森买买提·尼牙孜是个盲人,去年妻子去世,儿女又不在身边,吃饭生活都成问题,今年他也搬进了托养所。托养所是按宾馆标间建设,每个房间两张床,有洗澡间、卫生间(水冲式马桶),有食堂,院子里还有健身器材。托养所里有专人做饭、打扫卫生,老人们吃住都不用操心,这里成为老人们理想的好去处。

田地里,买买提·艾力叔叔驾驶着享受政府补贴购买的康麦英正在收割金黄的小麦,坐在康麦英里的他热的大汗淋漓,但他没有感到劳累和疲惫,脸上始终洋溢的丰收的喜悦。邻居麦麦提江、吐合提冒着烈日在地里给制种玉米抽芯,这是“访惠聚”工作队牵线搭桥,他与县农产品园区的新疆天玉种业签定的制种玉米协议,就这一项,他家的6亩制种玉米可增收2000多元,依托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引导乡亲们种制种玉米、制种小麦,种植西红柿等定单农业作物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

工厂里,阿布都热西提·米吉提叔叔正在熟练的操纵着机器。阿布都热西提·米吉提叔叔喜欢喝酒,经常把自己灌的大醉,浑浑噩噩过日子。后来由驻村“访惠聚”工作队牵线搭桥,在县重化工工业园区玻璃纤维厂找到一份工作,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绩效及奖励最多时可拿到4500元左右。在驻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村像他这样在县城各单位当保安、协警、企业上班的有40多人,农民转移为产业工人,也是村里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听爸爸讲,现在共产党的政策真是好,没钱盖不起房,一般家庭每套房政府补贴28000元左右,贫困户每套房补贴42000元,没钱上不起学,政府推行了9年义务教育,还办内初班、内高班、内职班,还设有“木扎提河”扶困奖学金、援疆助学、金秋助学等,上不起学的问题已全面得以解决。看不起病,政府给每人办了医保,还有大病就助;养不起老,村里建了托养所,还给每位村民办了社保,现在交社保,老了每月可以领取养老补贴。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党的惠民政策、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你们都要好好学习,学到知识和本领,将来成为国家需要的人,社会有用的人,用实际行动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供稿:拜城县委统战部驻布隆乡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工作队)


  • 上一篇:少年与鹰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