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陈新远)“水稻孕穗和抽穗前后是水稻生长最关键时期,如果遇35 ℃以上的高温天气,稻田一定要保持水层,用水调温。对于受旱的水稻,应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对于受涝的水稻田,要及时排水,保持田间浅水层并实行湿润灌溉,注重病害防治,及时补施化肥……”7月15日下午,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万克库尔巴格村的稻田边挤满了村民,2018年国家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技术”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来自中科院湖南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沈阳大学农科院、浙江农科院等国内科研院所的6位农业专家结合各自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向村民讲授水稻品种选择、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等新技术、新方法,并对村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托万克库尔巴格村是温宿县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是村民们每年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已进入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水稻增产、农牧民增收,经自治区地矿局驻村工作队多方联系和对接,得到了新疆农科院温宿县水稻试验站大力支持,专门邀请到了专家服务团来村指导。村民库万尼亚孜·毛来克是村里的水稻种植大户,种植了200多亩水稻,在现场他听得最认真,不时用笔记下种植要点,还追着专家交流有关培育壮秧、配方施肥方面的问题。他说:“专家们给我传授了水稻种植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还帮助我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很多具体问题,今年我家水稻一定会有个好收成。”村里的贫困户艾合买提·托乎提说:“我打心眼里感谢工作队,请来专家给我们传授水稻种植技术,我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我要用学到技术管理好自己家的几亩水稻地,让钱袋子尽快鼓起来,争取早日摘掉贫困帽子。”
(供稿:自治区地矿局驻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万克库尔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