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田采霞)7月的硝尔买里村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收割机的轰鸣声,拖拉机的突突声,持续不停,田里也随着农业机械的运作,转眼间变幻着不同的风景,刚才还是金黄的麦田,转眼间成一片麦草地,再一会儿麦草被打成了四方块,晚上就被运回了家,再去看,田里已没有了麦子的痕迹,新翻的土地正在等待着播下新的种子……
这一切的变化只是在短短的一周内,这是拜城县赛里木镇硝尔买里村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什·司马义看着自己的5亩麦田由金黄的一片,转瞬间已经犁好了,明天就可以播种复播玉米了,感慨地说:“自从村里有了收割机、麦草打包机、拖拉机,我的5亩麦子地再也不用发愁了。以前全靠我一人,又累又慢,夏收最怕刮风、下雨,等收完了麦子犁好地早已耽误了种复播玉米的时间,地就只好空着。现在有了机械,今天收完,明天犁好就可以播种,60天以后又可以收获了,收完复播玉米,还不耽误种下冬麦,我的5亩地相当于10亩地,一年收获两次,收入增加了一倍呢。”
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使农民观念发生了变化,也让他们买得起农机,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以前只有长江流域才有的“一年两熟”,因为有了机械化,在新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也实现了,土地的效益成倍的增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再也不是梦了。
(供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赛里木镇硝尔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