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杨飞飞)“一天的教学内容要安排合理,教什么要综合考虑,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要循序渐进,不要强求面面俱到,要做到教的少而精,孩子学得快乐还有效;必要的口语训练一定不能拉下,多锻炼孩子交流能力;红歌、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更是要有机穿插在授课的各个环节;还有上次我们讨论的晨读、午诵、暮吟,一定要坚持开展下去,一个月后,你们就能见到成效!”教育局驻温巴什乡上开外孜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与担任国语强化培训班的大学生们交流着授课内容的安排和取舍。
为使地区及县教育部门强化国语教学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使温巴什乡上开外孜力克村广大农牧民迫切盼望的“提升孩子国语水平”意愿落地开花,工作队通过会议征询、授课教师面试选拔、协助指导等工作,终于在7月15日继一年级开课一周后,小学二至六年级国语强化班顺利开课!来自喀什大学、塔里木大学、阿克苏教育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的5位暑期返乡大学生,获得了担任了本次国语强化培训班授课教师的资格。
作为一个学校六个班级161名学生全员参与的国语强化培训活动,工作队巧妙围绕“放”和“收”的工作思路,助推培训精准有效、措施到位。所谓“放”,即充分发挥大学生思路开阔、敢创新能担当的优势,鼓励大学生围绕“提高国语”这一基本思路设计课程表,使独立开放的思想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所谓“收”,即在“放”的基础上,始终由工作队骨干队员侧面帮扶指导,确保基本教学思路准确,着力点、出发点围绕国语开展不动摇。
对于如何提升国语教学效果,五位返乡大学生也都各有妙招,担任二年级授课任务的大学生蒋金玉说:“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我觉得二年级教学刚好能发挥我的长处,我要在课前用五分钟时间锻炼小朋友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交流、敢交流!”厦门理工学院返乡大学生努尔曼古丽·托乎提担任的是六年级的授课老师,她说:“六年级的孩子,要拓宽知识面,这两天,我除了按照要求以秋季学期教学课本为主要授课内容外,还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古典文学的学习,比如说四大名著以及里面的人物介绍,民族传统乐器的知识等等。”一直上普通班但国语水平不错的古扎丽努尔·托乎提说:“我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红歌教学,唱歌是我的特长,我想通过唱红歌的方式辅助他们提高国语水平!”
国语强化班教什么,怎么教?工作队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也给返乡授课大学生支几招:一是教学目标要坚定。要围绕提升国语水平,提升国语交流能力想办法,要明白国语教学不仅仅是课本、课堂教学,还有注意课外国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课堂和诵读时间口语的训练和表达。二是教学内容选择要精准。课本中的重点篇目,关键字词句练习一定要精准选择,课外拓展知识一定要精细挑选,儿歌、诗词、传统文化等要有机融合到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三是教学方式要灵活。要善于打破常规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课堂中走出来,将国语教学融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编排课间国学特色操、排演话剧节目等方式提升孩子的国语学习兴趣。四是每日诵读要求不能少。除了课程表设计中的其他课程外,规定动作晨读、午诵、暮吟一个也不能少,规定每日诵读110分钟时间每分都不能少,规定的诵读篇目一篇都不能少,规定的指导次数一次都不能少。相信只要按照要求扎实做好这四项工作,一个月的国语强化培训,孩子的国语水平肯定会水涨船高、越来越好!
温巴什乡上开外孜力克村的炎炎夏日,因着国语强化培训这一股小清新的绿色凉风,为整个暑期增添了丝丝凉爽和甘甜!








(供稿:拜城县教育局驻温巴什乡上开外孜力克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