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金融社区“访惠聚”工作组助力社区完善便民服务、休闲娱乐、和谐维稳等功能,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为居民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
均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以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为核心,在辖区内均匀设置代办咨询服务点,将为居民提供计生、卫生、民政、劳动保障等政务服务触角继续向居住区延伸,与此同时,工作组协调项目资金继续完善社区“六站两室”功能,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小广场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心理咨询、网络代购、养老助残等便民内容转化成常态服务。
经常开展志愿互助服务。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进驻后,广泛动员辖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职人员等200余人加入志愿队伍,从2月25日进驻至今,不间断开展卫生整治、扶贫济困、调解咨询、生活服务、家庭应急等公益活动1400人次。工作组还将志愿者按照居住地划分片区,通过设立片区管理人的形式,把志愿服务作为常规服务的有效补充,使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能在15分钟内满足需求。
普及覆盖便民利民服务。工作组协助社区排查辖区内109家商业网点,与信誉良好的46家商超、诊所、药店、修理、理发等服务经营场所达成协议,设立“15分钟便民服务点”,为社区内的低保户、军烈属、残疾人家庭提供上门服务,居民只要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快捷便利服务。目前,社区较大的5个小区,围绕居民生活所需的餐饮、购物、缴费、修理等,已经实现全覆盖。
按需设计特色有效服务。工作组进驻社区以通过走访入户登记,结合“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平台信息,参与开展警务巡逻、流动人口清排查、安全隐患摸排等平安保障服务工作,居民区一旦有火灾、盗窃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苗头和隐患,相关人员15分钟内可到达现场,协调采取处理措施。工作组还借助综合服务平台,连接现有资源和空巢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拓展了居家养老、钟点工、托管等个性服务之需,促进15分钟服务圈服务人性化、管理精细化、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公共服务管理。
(供稿: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金融社区工作组 刘永 昌吉市“访惠聚”办公室 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