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一颗颗遥寄千里之外的真心
一颗颗遥寄千里之外的真心
作者:网络转载


——自治区发改委住村工作组携手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为驻地学校捐献衣服和学习工具

      新疆民生网讯,“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3月23日下午,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托普鲁克小学教学楼前的两个大黑板上,贴满了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纸条,有的写着“祝喀什的小朋友健康快乐”、有的写着“祝你学习进步”……虽然寄语各不相同,但落款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来信都出自远在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学生之手。
      此时此刻,这里正在举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托普鲁克村工作组携手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为托普鲁克乡小学捐献衣物活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工作组总领队、住托普鲁克村工作组组长甘昶春及工作组全体成员将捐赠的衣服及书包等学习用品一一发到学生们的手中,当天共计捐献衣物3000余件、学习用品2000余件。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托普鲁克乡托普鲁克村第三批工作组自进点以来,为全面掌握精准扶贫工作以及去极端化第一手资料,他们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入户,与当地群众零距离接触,对村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当地条件的艰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很多孩子,赤着脚、穿着单薄的衣服的时候,同为人父的他们(工作组成员一共8人,7人均为人父)感到非常心酸,心里也非常难过,觉得非常有必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为此,工作组联系了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的陈咏红校长。在她的动员和号召下,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的全体学生纷纷捐出自己的衣服,并用塑料袋装好,有的在装衣物的袋子里还放上了图书、文具盒、铅笔等学习用具,还有的同学制作了精美的卡片,写上了祝福的话语。短短几天时间里,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近900余名学生共计捐献衣物3000余件、学习用品2000余件。随后又不远千里,通过邮政快递寄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托普鲁克村小学。
      虽然捐赠的是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具,但却凝聚着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全体师生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村工作组对托普鲁克乡小学孩子们的一片深情厚谊,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为前来参加捐赠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献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学校教师代表布海里且末现场宣读了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林莉、马伊铭写给托普鲁克乡小学学生的一封信。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村工作组总领队、组长甘昶春及工作组全体成员将捐赠的衣服及书包等学习用品一一发到学生们的手中,并叮嘱孩子们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努力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该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接受捐助的学生代表阿不都克依木•阿不力孜在发言中对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的捐助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村工作组的无私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并承诺一定要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绝不辜负广大爱心人士的殷切希望。
      主持捐赠仪式的托普鲁克乡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米日古丽说:“今天,自治区发改委住村工作组带着支持教育的深情厚谊,给我们送来了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师生给我们捐赠的衣物。这是在远方的朋友们对我们的爱心,领导对我们学生的关心。你们真诚的关爱,无私的帮助,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长长帮扶路,绵绵手足情,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
      托普鲁克小学校长努尔买买提及教师代表阿利亚•多力坤也在发言中纷纷对工作组及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的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并表示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建设好自己的校园,把托普鲁克小学办成一所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学校,绝不辜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该校的大力支持和给予的厚望。
      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和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托普鲁克小学,虽然远隔千里,一所是全汉语系学校、一所是维吾尔语系学校,但是因为爱心,他们冲破了时空的阻隔、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打破了民族间的隔阂,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紧紧相连,他们彼此间的交流交融交往是那么的融洽、那么的和谐。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工作组总领队甘昶春一行为学生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

学生寄语

甘昶春总领队一行与师生代表合影

甘昶春总领队和学生亲切交谈

全体师生向工作组挥手告别

(供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托普鲁克乡托普鲁克村工作组)




  • 上一篇:惠农政策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