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杨萌)3月12日一大早,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克力坪兰干村(3村)工作组全体人员都在紧张的忙碌着,有的洗菜,有的切肉。今天不是植树节么,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原来,工作组考虑到村民们连日来都在离家约10公里远的地方植树造林,中午却吃不到一顿像样的饭,所以准备在植树节这天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同时为大家做一顿美味的午餐。考虑到有800人同时就餐,因此工作组全体人员一早就开始准备了。
植树现场,村民们按照划分的地段,抡着坎土曼和铁锹,沿着事先拉好的线,每隔一段就挖一个树坑,采用“一埋、二提、三踏实”的方法填埋。植树的人中有个老人,面色黝黑,高高个头,身板硬朗,他挖的每个坑都是又大又深。住村干部对老人说,你挖的坑真标准,你种的树保准能活。通过双语干部的翻译,老人开心的笑了,笑脸中蕴含着赞同的含义。在和老人闲聊中,得知老人家庭生活困难,老伴身体不好,就是这样的老人,依然充满热情地参加植树劳动,让人深感敬佩。
正午,经过工作组的用心烹制,两大锅美味的戈壁农民汤饭出锅了,工作组把买来的馕分给村民们,看着他们用热乎乎的汤饭泡着馕吃,我们开心的笑了。村民们吃过午饭后,又忙着植树去了。此情此景让工作组对这些朴实的村民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他们来到戈壁滩来植树,为的是让生态环境变得更好些,造福子孙后代。
工作组的同志也加入了植树的队伍,和村民们一道,一个坑一个坑的挖着,一棵树一棵树的种着。经过一天的植树劳动,看着一棵棵新栽的小杨树,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像白杨树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下,扎得下根,留得下绿,挡得住沙,成为一个“帮民、惠民、利民”的工作组。
(供稿:自治区发改委住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克力坪兰干村工作组)
继续阅读:
伴着风沙和舞蹈,有肉的抓饭就是好
新疆民网讯 (通讯员 向龙),3月12日,正值全国植树节,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加依村沙尘漫漫,但是沙尘挡不住自治区发改委住加依村工作组和村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步伐,大家仍然奋战在防风固沙造林的阵地上。
工作组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关心群众,与120名村民们共同植树劳动,并对村民们进行了亲切慰问。中午劳动休息时,工作组成员与村民们进行了热情交流,感谢村民们的辛勤劳动,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加依村建设的越来越好。同志们还将精心准备、香喷喷的肉抓饭送到了村民们手中,看着村民们大口的吃着抓饭,工作组成员们感到很欣慰,也很有感触,为建设美丽乡村挥洒汗水的人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同志们不仅给村民们送来了物质食粮,还带来了精神快乐。午饭后,加依村的文艺队青年们,为劳动村民们献上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工作组还与村民们跳起了欢乐的麦西来普,工地上洋溢着亲情欢乐、民族团结的热闹气氛。村民们非常激动,纷纷感谢工作组想着他们,惦记着他们。
此次劳动,不仅增强了大家共建美好加依村的信心,还把现代文化带到了田间地头,促进了保护和改善民生,增进了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工作组与村民共植同心树 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戚铁国),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建设生态、绿色的美丽家园,是克什拉克村全体村民们的共同心愿。
3月12日,自治区发改委住克什拉克村工作组全体人员,早早来到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现场,在茫茫戈壁滩上,与180余名出工村民们一起战天斗地、美化家园。
工作组和结对的村干部两两一组,你放线、我挖坑,你扶苗、我培土,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并和老乡唠起家常,聊起天,虽然还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从他们真诚的眼神、善意的笑容里感受到了克什拉克村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欢迎和期盼。期间,工作组和村两委还专门栽植了6棵象征着团结、友爱、希望的“同心树”,也植下了我们对绿色家园的共同期盼。黄沙弥漫中,一行行、一片片整齐的树苗在风中摇曳,我们仿佛看到了克什拉克村的未来和明天,虽然累得大汗淋漓,心情却十分舒畅。
虽然我们做得并不多,只不过和村民一起植了树、准备了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饭,但我们的心是诚的、血是热的,我们愿意用我们的真心、诚心、热心和激情去帮助这里的乡亲,与他们一道奋斗,建设美丽家园!
共植同心树,共圆绿色梦,相信,只要携手同心、团结奋斗,戈壁荒滩定会变绿洲,克什拉克的明天会更美丽!
(供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克什拉克村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