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梁淑芳)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把歌舞送到田间地头、把儿童剧送到学校、市秦剧团的秦腔唱到社区团结大院……本周,我市文化惠民演出将正式拉开序幕。
与往年不同的是,演出院团在节目创作中“烩”入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元素,在寓教于乐中邀各族群众品尝团结大餐,感受美丽新疆,传递正能量。
4月10日,记者从市文化局了解到,今年,乌鲁木齐继续实施政府购买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市属院团演出足迹遍布七区一县。今年惠民演出在去年走进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区、军营基础上,也会到清真寺和乡村演出。
市属专业艺术院团2017年计划开展惠民演出场次300场以上,今年依据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歌舞170余场,儿童剧也达到了40场以上,还特别推出了一批双语综艺类节目,增加了演出场次,将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送到各族老百姓家门口。
市艺术剧院为市民准备了杂技、魔术、曲艺、歌舞、音乐、话剧等艺术形式的演出,作品内容涉及“民族团结一家亲”诸多感人故事,演出贴近百姓生活,更加接地气。该剧院院长郭福建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更加侧重双语节目创排改编,送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让大家都能看懂,目前部分节目都得到了区县的预订和邀请。
今年市艺术学院的儿童剧团、歌舞团和交响乐团与市京剧团、市秦剧团均参与今年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给市民奉献形式丰富、极具新疆特色的高水平演出。
数据显示,去年文化惠民演出共演出316场,观众突破了10万人次。
延伸阅读
本土故事为主线探索传承新路子
今年的文化惠民演出中,无论是歌舞、京剧还是秦剧剧目编排上注重了民族团结元素的融合创作,在传承中做到了发展、突破和保护,以本土故事为主线,给观众亲切感和接近性,也保留了艺术本身的根。
舞蹈:《光明》诠释我是你的眼
去年11月起,市艺术剧院各剧团都为今年的文化惠民演出做准备,创作了民族团结曲目。
在舞蹈编排中,以一名失明的维吾尔族女孩在汉族医生护士的努力下完成了眼角膜移植手术看到了这个世界为创作灵感完成了《光明》。
以社区工作人员和百姓的点滴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话剧小品《团结社区的故事》,以库尔班大叔去北京的故事改编的快板书《库尔班大叔进北京》等都体现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一主题。
市艺术剧院院长郭福建说,通过美妙的音乐、歌舞以及先进事迹创作的话剧作品,将市委市政府对各族百姓的关心问候和为百姓办的实事宣传到基层。歌舞艺术形式在新疆是最接地气的。在惠民演出中,歌舞占了近一半。随着每年演出的推进也多了新变化,比如依据新疆观众群体的需要,在综合演出中,在歌舞的基础上,增加了杂技、魔术、曲艺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在乐器表演中,融合了热瓦甫、手鼓、二胡等多种各民族传统乐器共同演奏。
送演出到基层,风格各异的表演赢得了各民族居民的青睐。连着三年都参加演出的52 岁的扎衣尔·包尔汉就是明星。
在舞台下,总能看到不少观众都会拿起手机拍照、录像助阵,扎衣尔·包尔汉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尖敲打节拍。“ 老百姓能看明白,喜欢。”这是扎衣尔·包尔汉的初衷。
京剧:《丫头医生》传递和谐医患关系
市京剧团今年的惠民演出重点走进校园。用市京剧团副团长何铁军的话说就是:“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感受经典,通过孩子们的赏析、体验,做到哪所学校需要我们,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传统曲目选经典,重点曲目立足于红色传承保家卫国,特色曲目融入新疆地域特色,通过给学校孩子演出,激活传统文化的根。
以新剧演出的《杨门女将探谷》为例,利用传统“京剧国粹元素”将爱国和团结故事相结合。
在演出中,特别加入了载歌载舞、翻跃扑打等元素,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进而达到弘扬和推广传统文化的功效。
此外,还复排了《丫头医生》
剧目,该剧根据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一名普通的农村医务工作者——刘玉莲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刘玉莲40 年如一日,为患者送医送药、解病痛,被维吾尔族老乡亲切地称为“丫头”的感人故事。
传承中不缺乏创新,但在创新的道路上,还要守住什么?
何铁军说,守住京剧前辈传承下来为一代代观众喜爱的唱腔,如“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些是京剧艺术的基石,即使出新,也要让这些艺术要素得到尽可能完整的呈现。
要想使得京剧在校园落地生根,必须把好关。何铁军说,京剧是一门专业艺术,需要专业性强的老师来教授,一旦授课的老师不专业,也不利于京剧的传承。今年继续推进“一人一师、一师一戏”活动,邀请内地优秀师资力量来乌鲁木齐传授技艺,提高整体专业能力。
秦剧:《父爱》演绎“民族团结一家亲”
秦剧作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代表剧目,在文化惠民演出中,秦腔传统剧目占据了重要比例。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团长王永立说,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创作以在乌鲁木齐某公交集团一名少数民族干部,长期资助多名家庭困难学生的故事为主线,进一步创作了现代戏《父爱》。
在现代秦剧的创作中,以天山区一个团结大院的汉族夫妇,将一名少数民族残疾弃婴抚养成人,并使其最终获得残运会奖牌的感人故事为创作素材,进行剧本的编创,起名为《花儿为何这样红》。目前,两部剧都完成了剧本初稿,正抓紧研讨修改完善,力争尽快投入排练。
今年还编排了戏曲小品《邻里之间》《我是小星星》,以及用民族器乐组合的形式演奏少数民族音乐和新疆民歌也将贯穿秦剧团惠民演出的节目中,以满足各族群众的观剧需求,丰富惠民演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