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刘霞 实习生侯嘉琪报道)虽然已入春,但气温忽高忽低,早晚温差大,导致春季疾病多发,困扰中老年人的心肺疾病也在其中,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中老年人特别需要注意。2月28日,记者就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采访了相关医生,从医学的角度给网友们提供一些建议。
心脑血管的高发期通常在春夏交季或秋冬交季时期,春天虽然天气越来越暖和,但是气温变化非常大,人们常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现象,也会造成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冠心病、心梗、心衰或脑梗塞等疾病,同时,感冒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自治区中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马骏麒介绍,春天气候逐渐转暖,许多心血脑管疾病患者认为已经度过了寒冬的高发期,便容易忽略日常防护。其实,春季气候多变、冷热不定,仍是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
马骏麒说,对于日常预防建议要适当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等,运动前可以做做准备活动,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穿衣,春天人们容易急躁心烦,遇事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另外,医生特别强调尽管天气转好,外出时还是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免受凉造成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形成血栓等。马骏麒还提示,除了老年人,春季孩子们也容易患水痘、皮肤过敏等,家长们也要多加警惕,一旦发现出水痘需立即将孩子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在春季饮食方面,自治区兵团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陈露也表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都是入春常见病,这和饮食、运动、药物都有关系,如喜欢吃油腻重口的食物、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等都是诱发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建议大家多吃粗杂粮,如玉米、小米、燕麦、荞麦等,平时注意饮食的清淡、均衡,少放油盐,减少发病几率。炒菜烧汤时可以适量放点黑木耳,对疾病的防控有好处。春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提高抵抗力很重要,如果受凉了可以用红糖水煮生姜喝,预防感冒加重。另外,每天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