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张楼 李照正)昌吉市佃坝镇二畦村六片区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推行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使垃圾分类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在二畦村六片区村民李菊梅的家里,她正忙着和丈夫对家中的废铜烂铁进行逐一分类。昌吉市佃坝镇二畦村六片区村民说李菊梅:“分类完我们拿到置换点,铜价格高一点,铁价格低一点,换成生活日用品,牙膏、米、面,啥都行。”
李菊梅所说的置换点就是村上的商店。这个商店是镇政府指定的垃圾置换点,村民先将源头垃圾分类装好后,送到置换点,以积分的方式进行置换。昌吉市佃坝镇二畦村六片区商户吴金花说:“比如说人家拿回来那个纸箱子,每公斤6毛,6毛就是60分,兑换我的商品。人家拿过来的东西按积分给人家兑完。”
为确保分类科学、精准,镇上特意在置换点旁修建了垃圾池,对收集来的垃圾按照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和普通垃圾五个类别进行堆放,等到收集满了以后,就近的垃圾回收站就会安排车辆运走。昌吉市佃坝镇二畦村六片区商户吴金花说:“如果要少了,我也可以自己拉上去卖,这都是政府提出的,到时候他们会有固定的人会回收的。”
施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受到群众欢迎,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今年,二畦村六片区已被确定为昌吉市垃圾分类治理示范点。昌吉市佃坝镇二畦村党总支书记贾新龙说:“我们从源头上实行户减量以后,倡导每家每户的村民垃圾从源头上分类。你看,纸壳子、塑料瓶、啤酒瓶和多余的废铜烂铁都拿到这儿置换,现在老百姓的积极性特别高。”
(供稿:昌吉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