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杂谈 >>乌鲁木齐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
乌鲁木齐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
作者:网络转载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 曹华)历经6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乌鲁木齐市在2016年年末将迎来一次重要的大考,决定着2017年能否如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桂冠。

12月9日上午,乌鲁木齐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各行各业、各单位及全体市民共同为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市委书记李学军在动员大会上表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是反映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乌鲁木齐市作为自治区的首府,代表新疆的形象,体现新疆的能力和水平,是自治区的文明窗口,把乌鲁木齐市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心愿,是建设全疆首善之城、西部国际化现代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升首府现代文明程度,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中央测评组即将进入乌鲁木齐开展总测评检查,标志着乌鲁木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了百米冲刺的最后关头,大家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走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后的关键一步。

乌鲁木齐市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市爱卫办主任马仲福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只有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才会提高。人的文明培养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让每一位市民及常年生活在乌鲁木齐的外来人口都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当中来,并成为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目前新疆共有克拉玛依、库尔勒和石河子3个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库尔勒市从1996年提出创建到2009年创建成功,历时13年,克拉玛依和石河子也都在10年以上。

□继续阅读

创建文明城市,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个座,面带微笑为陌生人提供帮助。这些看似小、但离生活又很近的细节,其实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因为只有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了,城市文明的整体水平才能提升。那么,作为普通市民的一员,我们又能为乌鲁木齐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做些什么呢?

首先市民要了解“四率”

“四率”即创建文明城市考核当中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

知晓率:指对乌鲁木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了解多少。

参与率:指有多少市民参与其中。

支持率:指市民对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支持程度。

满意率:指对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是否满意。

“四率”看似是独立的调查,但其实彼此相互联系,如,乌鲁木齐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通过各种宣传,让市民都知道乌鲁木齐市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大家知道了,才能自觉参与,如过马路时自觉遵守红绿灯指示通行,这就体现出了市民的参与性。遇到个别人闯红灯,你能站出来制止,这就更进一步体现出了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支持。当城市形成良好的文明环境时,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有秩序时,市民会对创建文明城市感到满意。

□新闻背景

“创城”最短需要六年

据介绍,2011年,乌鲁木齐市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是3年入围,3年通过考核,用6年时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历经几年创建,乌鲁木齐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品位、城市形象和城市实力大幅提升,市民素质显著提高,社会风气向善向好。2014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并在2015年第一次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取得优异成绩,创建成果得到全市各族人民的认可。

今年11月28日,第二次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网上申报工作正式开始,乌市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网上申报任务,标志着今年测评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目前中央文明委已启动了测评人员的培训工作,意味着中央测评组随时都会实地检查,通过暗访等形式对申报的创建城市进行考核,因此,乌市的创城迎检工作也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到,全国文明城市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先要获得入围提名,再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一个城市从申请到创建成功,最短需要6年,即3年获得提名,3年考核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总计分3大板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涉及城市发展的所有领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乌鲁木齐所有单位、部门、驻乌单位部门,更离不开广大市民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参与,可以说,文明城市创建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 上一篇:乌鲁木齐城市客运行业启动“礼让斑马线”活动
  • 下一篇:靠技能脱贫 用双手致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