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阿克陶12月5日讯(通讯员 马朝品)阿克陶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三建三带三创”和“十星级”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为重点,不断创新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持续用力抓整顿。选派197名工作骨干进驻28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分类梳理整顿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按照“一村一名县级领导、一村一支工作队伍、一村一个整顿方案、一村一套整改措施、一村一次评估评议”的思路,通过州、县考核验收,2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全部达标。
用活资金提经济。按照“扶强带弱、专款专用、分批扶持”和“无偿使用、三年还本、滚动扶持”的原则,采取“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用好用活10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着重发展易立项、见效快、收益好的“短、平、快”项目。截至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730万元,20万元以上的村将增加到12个,“空壳村”将从19个减少到11 个。
强化措施建队伍。选派26名村级骨干、54个贫困村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分期分批到区、州两级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安排到维稳重点村、党建示范村集中开展1—2个月的跨村实践锻炼。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收看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等节目799场(次),惠及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1.45万余人次。制定全县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计划,发展党员329名,培养吸收积极分子1539名;加大对“三不”党员、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疏通党员队伍出口,保证党员队伍质量。加强大学生村官、“天池计划”招录人员教育管理,做好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分流安置工作。
强化措施抓创建。制定印发《阿克陶县村级组织“十星级”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完善考评机制,组建考核组,采取“听、查、看、问”等方式,考核验收全县120个村(队)党组织开展“十星级”创建工作,验收结果在乡镇、村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提交县委研究通过后给予授星。
严格标准抓阵地。加大县财政对“5+2”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比例,整合相关部门工程建设资金,进行归口,统一调配,集中使用。投入1248万元为24个村建设村民服务中心,投入760万元为21个村建设村级干部周转房126套,投入50万元建设130平方米村民小组活动室2个;先后对120个村级组织办公用房和群众活动场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截止目前,已有11个村完成“5+2”工程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使村级阵地“5+2”工程全部完成。
建设平台促实效。自筹资金为16个乡(镇、场)、社区管委会安装党建平台及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播报党建及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召开视频会议,实时对基层干部进行点名,有效防止基层干部走读现象发生,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规范活动赢民心。坚持落实每周一升国旗、宣讲活动,扎实开展“三礼一取名”活动,将“三礼一取名”纳入村党组织服务范围,宗教人士补贴、惠农惠民资金等全部由村党支部书记以现金形式集中发放,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目前,全县村级党组织已主导参加农村“三礼一取名”活动185场次,发放慰问金24000元。
深化举措增关怀。逐年提高村干部工资报酬,实行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落实农牧民村党支部书记月报酬4500元,国家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月岗位补贴1000元,村委会主任月报酬2300元,村“两委”其他干部月报酬1550元,“四老”人员月生活补助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20元。加大慰问困难党员力度,慰问贫困党员455人,送去慰问金28万元。
创新机制抓典型。创新推进社区“嵌入式”居住环境,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交流、交往、交融、交汇”,奋力开创社区“嵌入式”工作新局面。今年,在慕仕塔格路社区筹备召开全州推进 “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取得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