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罗汝光、赵娜)2016年以来,阿克苏市兰干街道党工委“三项治理”为重点,着力解决干部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着力解决动力不足“不想为”,凝聚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针对维护稳定和服务居民新常态下干部“等、靠、熬”思想严重、工作信心不足、干事创业动力不足的现象,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宜居宜业好生活”,党员干部必须“工作快节奏”,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教育引导干部心系居民,为民谋利。
着力解决担当不足“不敢为”,强化权为民所用的责任担当。结合“两学一做”、“纪律教育年”专题教育,不断激发街道社区干部真心为民,履职担当,尽心竭力,善作善成。实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了解、矛盾在一线处理、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班子成员在街道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示范引领。每月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晒”上月度工作进展,“亮”本月度任务。在社区干部中开展“比正气、比奉献、比业绩、比担当”活动,激发街道社区干部主动担当和服务群众的意识。
着力解决精神萎靡 “不愿为”,构建压实责任强化落实的机制。大力倡导“在岗使用是最大的激励,人岗相适是最大的信任”,激励干部每天都像最初任职时那样充满激情,在岗更在状态,在位更有作为。进一步完善惩戒交流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同步加强跟踪管理。今年以来,对6名不作为的社区班子成员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的机制倒逼作为,打破考核工作“大锅饭”、走过场的格局,完善精准制导、过程控制,着力扭转“争先进辛苦一年、高兴一阵子,当后进舒服一年、难过一下子”的不良风气。通过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面子”、“位子”、“票子”挂钩,建造起了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