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陈偲)新疆的冬天异常寒冷,连日的大雪仿佛给山峦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对于生长在南方且体型偏瘦的我来说,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也算是一场考验,然而就是在这样酷寒的环境下,温暖的事情却悄然发生,将心窝温暖。
那是2017年1月9日夜,值完班走出政府大楼已是晚上九点过,沐着夜色我独自朝着宿舍的方向走去。四周静悄悄的,脚踩在柔软的雪地上传来阵阵塌陷感,不远处的警亭不断的闪着警灯,让人觉得异常踏实安全。脚步在挪动,心里却在盘算着一个人回家要如何应付空荡荡的胃,忍不住想起在家时妈妈总会炒上几个热腾腾的家常菜,一家人围在圆圆的餐桌旁,你一筷我一筷,爱“偷懒”的爸爸总是喜欢叫“女子,去再帮我盛一碗”,好不热闹。寒冷仿佛又增加了几分,好像雪花钻进了背心,我忍不住扯紧衣服加快了步伐。
就在这时,兜里的手机却“叮叮当当”响了起来,掏出一看,是单位上扫地的阿姨——阿依古丽,一个普通的维族妇女。平日里我们交集也不算多,顶多见面时我会微笑着用自己蹩脚的维语向她问候“牙合西木塞斯”,她也会用带着维族人特有口音的汉语回应我“你好你好”。实在想不出她这个点给我打电话会有什么事,带着疑惑,我按下了接听键。
“喂,阿恰,你好。”
“小陈啊,你还没吃饭吧?我今天下班的时候看见你在值班呢,我今晚做了薄皮包子,给你送几个过来。”
原来阿恰是下午看见我值班,知道不能按时吃上晚饭,要给我送晚饭过来啊,心里瞬间暖暖的,急忙回应道:“不用了阿恰,外面这么冷,您别过来了,我马上回家就能做饭吃了。”
“不行,你不让我出来那你就来我家吃吧,我家在康乐小区X单元XXX······”
看来是推不掉这份热情的邀请了,想到平时对我超客气的阿恰今天却这么“固执”,嘴角的笑意止不住的扬气,调转方向,去阿依古丽家吃美味的包子喽!
按照阿恰说的地址,我很快到了她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脑袋里不断回想着书本上讲的维吾尔族人的一些餐桌习俗。门开了,阿恰给了我一个亲切的贴面礼,看着她只穿着袜子的双脚,我也有样学样的赶紧脱掉鞋子,踏入他们铺满地毯的房间。室内的温暖将周身的凉意散去,阿恰一岁多的小孙女跌跌撞撞跑过来一把将我抱住,看着她的可爱模样儿忍不住将她搂入怀里问:“你叫什么名字?”看着她忽闪的大眼睛,我知道她是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正纠结应该换个什么方式跟她互动时,阿恰读初中的小儿子贴心的为我当起了翻译,流利的汉语维语随意切换,让人不得不赞叹双语学校的成功之处啊。这一举动让我又感动又愧疚,暗暗下决心回去之后要利用空闲时间多多学习双语。
在我们的欢笑声中,阿恰端着一盘冒着热气的包子走了过来,一股羊肉特有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包子不似我们内地的包子那么大,一个个油亮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阿恰怕我不习惯,贴心的为我拿来一双筷子,但看到他们直接豪爽的用手抓起包子咬一口后脸上的享受表情,似乎那才是正确的品尝方式,果断放下手中的筷子,用手直接与美食接触,感受着它散发出的灼热温度,忍不住赶紧将它往嘴里塞,一层晶亮的薄皮里面填满了肉,咬上一大口后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我竟不停歇的吃了四个。哦,我的阿依古丽阿恰,我发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包子,让我在寒冬里吃出了温暖,更让远离父母的我吃到了家的感觉。
都说新疆风景美,你可曾知道这里的人更美?47个民族的人在这里和睦相处,他们更懂得相互尊重包容,深深被打动的我只愿能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共同维护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优良传统,用真心真情创造着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