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组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联合体、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制度
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您还往大医院跑,就要掂量掂量了,那意味着你自掏腰包的钱要多很多
看病首诊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从基层到三甲,你得一级一级转
凡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不仅在上级医院享有免挂号费、优先安排门诊接诊、住院等绿色通道服务外,还会为预留出知名专家专家号优先诊治
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讯(记者 夏莉涓)感冒、咳嗽等小病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碰到手术、重伤等重大疾病到三甲医院,糖尿病、高血压先到专科门诊找专家处方,再到社区服药观察……将来这会成为新疆居民看病的固有模式。
2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自治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还提出了到明确提出2017年,自治区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初步完善,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
这一政策会对今后我区老百姓的看病带来变革,“分级诊疗实施后,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看病再也不能像现在一样随心所欲动不动就冲着三甲去了,看病首诊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从基层到三甲,你得一级一级转。”
《意见》中还明确表述,将从组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联合体的建立、推进居民或家庭与基层建立签约服务、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制度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多项举措,有序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实施分级诊疗,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您还往市级或省级大医院跑,就要掂量掂量了,那意味着你自掏腰包的钱要多很多。
因为我区会实行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试点进一步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医保支付比例和起付线标准差距。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对于没有按照程序就医的,应当降低报销比例或不予报销医药费用。
虽然现在不能强制大家小病不去三甲,但在医疗的专家号可是有限的,为了引导引导患者基层首诊,确保逐级转诊的有效推进,免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凡转诊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后,还将享有预约专家和就诊排队的优先权。
《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于转诊患者,上级医院要确保“两个50%” 的预留——50%的专家号源、预约期前50%的时段。即凡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不仅在上级医院享有免挂号费、优先安排门诊接诊、检查 、住院等绿色通道服务外,还会为这些患者专门预留出知名专家的专家号,并在预约排队方面优先为他们诊治。
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
2015年起,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州、市)开展分级诊疗工作试点。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2015年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探索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
继续阅读:
“大医院看不上病,小医院看不好病”,是很多人的固有观念。有统计显示,有八成的患者看病集中在大医院,只有两成愿意到基层医院 就诊。
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和患者过分集中在城市大型医疗机构,因而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期通过分级诊疗的实施,在实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 有效分流患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所谓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是以“基层 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 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所谓基层首诊,即当患者出现健康问题时,可以先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初诊。
如果基层医疗机构认为患者病情,已超出该医疗机构的治疗服务范围,就可以把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
而“双向转诊”则是指,除了基层医疗机构将复杂病情的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外,大医院比如说三级综合医院,也可将经过手术之后病情 平稳进入康复期的患者,下转到基层医院。即,通过明确发挥不同级别 医院的功能定位,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急慢分治”,是指当患者出现急性病症时,就需要及时安排他们到大型综合医院救治。而对于像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不仅需 要到大医院诊断,同时还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药,观察,当患者 病情出现变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时,再由社区医生建议患者向大医院的 专家进行咨询调整。
而所谓“上下联动”,就是指在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形成大中小医院顺畅的病人转诊的流程,同时在技术上大医院要支持中小医 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功能互补。
简言之,按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医疗服务,就是分级诊疗的最终目的。
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
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二、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民族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四、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五、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90%以上的县(市、区);
六、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七、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八、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九、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十、提供中医民族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民族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