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王璇 通讯员陈硕)2018棉花年度(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新疆将全面推进棉花补贴与质量挂钩改革。
棉花公证检验的品质检验结果将作为质量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也将作为信贷监管的重要依据,通过“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证检验”模式全面实施公证检验。
昨日,记者从2018年全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会暨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工作动员会上了解到,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是深化改革阶段新疆完善补贴方式、引导棉花质量提升的有益探索。新年度,新疆将以质量数据为核心优化种植者追溯机制,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加工企业规范开展自检,引导优质企业收购优质籽棉、科学设置加工工艺,提高新疆棉花供给质量。
目前全疆有61个县市区和110个团场种植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总产量已达到500万吨左右,占全国比重的80%以上。棉花生产面积、单产、总产已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疆拥有纺织服装生产及贸易企业超过2500家,有力推动国内棉花产业的整体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
棉花公证检验数据信息会被政府、市场、企业广泛采信,在摸清产量底数、测算市场价格、精准发放补贴、控制流通质量、防控信贷风险、促进物流发展、服务纺织配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疆一直严格落实棉花公证检验信息系统在线监控、实验室检验远程视频监控和现场飞行检查三位一体的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2017年度新疆累计公证检验入库棉花117241批、计500万吨(其中自治区323万吨、兵团177万吨);公证检验疆内纺织自用棉花4312批、计17万吨(其中自治区16万吨、兵团1万吨)。其中,乌鲁木齐调剂实验室共计检验棉花1550余批、62000余吨,未出现检验超期现象;且在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的棉花公检实验室六项指标比对试验中名列前茅。
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副局长邓鑫介绍,重量检验是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客观核定新疆棉花产量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提高重量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时效性,新年度将优化在库重量检验的数据流转方式,实现关键环节信息自动传输,包括整车过磅数据实时上传在线平台、回潮率测试装置对接条码扫描设备实现随机确定测试棉包、测试结果自动传输至承检机构数据处理系统等,以减少人为影响,提高数据流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