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丁 娟)昌吉州水利局驻木垒县东城镇四道沟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自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就与亲戚们成了一家人。他们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因驻村的便利条件,工作队员们和亲戚见面交流的机会多,与亲戚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亲戚们的贴心人。
李新荣今年52岁,夫妇俩都患有精神病,与其父母共同生活。在与工作队队长郭岩虎结亲前,李新荣夫妇从不与人交流交往,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死死地封闭起来,家里来人不是躲起来就是视而不见,不理不睬。郭岩虎得知他们的情况后,一有时间就到他家与其父母沟通,耐心细致地先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不放弃、多开导。2018年以来,李新荣的两个女儿先后出嫁,郭岩虎每次都提前赶到他家,如自家人一样忙前忙后,他对两个女儿说:“你们就是你父母的精神寄托,现在都出嫁了,你父母心里一定空落落的。”他嘱咐两个女儿一定要经常回家陪陪父母,再忙也要抽空给父母打电话,关心他们,安慰他们。郭岩虎到李新荣家来得多了、来得勤了,他不厌其烦地主动与李新荣沟通,慢慢地,李新荣接受了他,向他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看到他不再躲避。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李新荣夫妇不但能用简单的语言与人聊天,还每周按时参加升国旗活动。
卡克满是工作队副队长冯莉的真亲戚。卡克曼的外甥女出嫁、妹妹从奇台来鸡心梁探亲,古尔邦节、肉孜节、那吾孜节等亲戚家这些重要的事情,冯莉都不会缺席。她们盘腿坐在铺着精美哈萨克手工织毯的土炕上,叙叙升国旗、草根宣讲的想法,唠唠家中的羊下了几个羔、牛一天挤多少奶,热腾腾的奶茶和传统的“包尔萨克”端上来,你一言我一语,温情的笑脸、暖心的话语,虽然在交流上略有些磕绊,但心是热的、情是真的、话语是贴心的、行动是真实的。卡克曼的儿子铁列克心里有事向妈妈开不了口,电话里让冯莉这个汉族妈妈转达;卡克满大姐的丈夫加尔肯因为草料粉碎机故障造成腿部受伤,冯莉及时到家中探望,咨询治疗方案。亲人们的心贴的更近了,亲人们的情谊也更深厚了!
冯莉总说,与勤劳善良的卡克满一家结为亲戚,是我人生当中的一大幸事。我零距离地接触了哈萨克人的生活,了解她们的文化,感受她们的亲情,理解她们对生活的追求。
又到了种菜的季节,看着还未翻整的菜园子,卡热完发愁了:今年小儿子一家搬到了县城,我一个人年龄又大身体又不好,家里没劳力,园子到现在还荒着,这可怎么办?正想着,亲戚丁娟来住亲了。看到还荒着的园子,她天一亮就悄悄地起床拿起铁揪开始翻地,等卡热完起床后,新翻的园子已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可种菜这种事,丁娟也不在行。她打电话细细地咨询汉族亲戚,买来地膜、菜苗,找来一起住亲的同事们一起干了起来。看着一行行铺好的地膜、一株株新栽的菜苗,卡热完放心地笑了。
“再过两天,我的汉族亲戚就要来了,我的胃又要享福了。”塔帕尼掰着手指算着。与许作成结亲时塔帕尼已经58岁了,大儿子2015年东城镇抗洪救灾中牺牲,他的胃癌已到了晚期,为了生活方便,他平常都住在县城,每次算好亲戚住亲的时间,他总回提前回到村里。许作成深深地理解塔帕尼重疾在身又遭丧子之痛的心情,考虑到胃癌病人对饮食要求高,每次到亲戚家,他都提前买好蔬菜水果,一日三餐为塔帕尼做营养餐,督促他规律饮食。塔帕尼最喜欢吃许作成做的汤饭,面片扯得又薄又小,味道不咸不淡,中午还没吃够,早上起来也要吃,许作成不嫌麻烦,大清早起床就在厨房里忙活。陪老人吃完饭,许作成收拾完碗筷,也没让自己闲着,看着院子里2亩多玉米地中疯长的野草,他默默地拿起锄头一干就是5天。2018年8月塔帕尼因病去世了,许作成又与塔帕尼的小儿子结成了亲戚,他又成了叶斯宝力的好帮手。
田文河夫妇都70多岁了,妻子叶桂芳肢体残疾,两个女儿田艳、田换均是精神病患者,智力停留在2岁左右,生活不能自理。30多年来,田文河夫妇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照顾两个女儿的生活起居上。如今,老俩口年事已高,为了生活还要从事农活,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田艳、田换姐妹俩经常在草堆上玩耍、在大路上游荡,极不安全。2018年,邢金才与其结亲后,看到田文河夫妇疲惫的面容,就在心里谋划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之余,他到民政部门咨询有关政策,了解到县康寿家园可以接收田艳、田换姐妹俩后,他向田文河夫妇介绍了康寿家园的基本情况,劝解他们将姐妹俩送往康寿家园生活,以保证在专业人员的照顾下,保障姐妹俩有规律的饮食起居和人身安全。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邢金才带着田文河夫妇一起到县康寿家园实地查看,在征得其同意后,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办理接收手续。然而,送往县康寿家园的第一天晚上,田艳、田换姐妹俩就哭闹着找爸爸妈妈,工作人员一个不留神她们竟然从一楼窗户中跳出,可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员。不得已,第二天,邢金才又与田文河一起将姐妹俩接回了家。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田文河夫妇都已经到了需要人照顾的年纪,姐妹俩迟早都要走集中供养这步路。为此,邢金才又多次与县民政部门和康寿家园协商,由田文河陪着两个女儿一起住进康寿家园,等姐妹俩适应后,再正式接收。田文河夫妇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两年多来,工作队队员们和亲戚一起成长——亲戚和他们一样对驻村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党的惠民政策、新疆的稳定形势、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宗教极端势力的危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民族团结一家亲”就这样融入到工作队队员的工作生活中。
(供稿:昌吉州水利局,昌吉州水利局驻四道沟村工作队)